“线下教学什么时候恢复?”
“单位已经复工复产,但是孩子在家没有人带。”
“感觉过去一年的打骂指标,这个月都用完了。”
贵阳疫情发生以来,近三周的居家时间,成为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需要面对和适应的改变。如何在居家期间平和育儿心态,保证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平衡居家办公和亲子陪伴之间的关系?对此,记者采访了贵州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覃青,首先为3~6岁的家长们带来一些实用建议。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从二元关系(养育者与孩子)发展出多元关系,需要同伴,喜欢探索。但配合疫情防控需要,许多家庭无法出门,生活空间缩小。”覃青表示,如何在这有限空间内发挥想象力与热情帮助孩子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光,考验家长们的智慧与耐心。
覃青说,“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天气,天气晴好时可以与孩子们讲关于太阳的故事,一起探索那些平时比较忙碌时忽略掉的自然知识。如果下雨了,可以和孩子在窗边一起看下雨,讲讲关于下雨天动物们都会去哪儿的故事。”
又比如,3~6岁的孩子此时喜欢探索并喜欢建立属于自己的空间。覃青建议,若家中有大的纸壳,可以与孩子用纸壳搭建秘密基地,让孩子选择安全并喜欢的玩具摆放在里面,用彩笔在纸壳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搭建完成便可以让孩子在自己的秘密基地里玩喜欢的小游戏,家长们解放双手同样很惬意。”还有“123木头人”“照相机游戏”“画画讲故事”等亲子游戏都是很适合这个年龄段玩耍。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精力旺盛,常常让家长们疲惫不堪。覃青认为,如果需要居家办公,若家庭中成员较多可请大家轮流陪伴孩子;但若家中只有家长独自一人,也可明确告知孩子当下需要独处一会儿或者需要做一些其他重要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在一旁玩耍或者看书。覃青强调,“建立属于自己的时间,可减少因疲劳而带来的冲突。但更重要的是,在居家亲子生活中,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包括:起床、进餐、学习、亲子游戏互动、睡觉。”
“居家隔离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外界环境改变,也有家庭生活方式、相处时间以及工作生活节奏的改变,我们需要给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些乐趣,在照顾孩子及家人的同时也照顾好自己,逐渐在变化中找寻一个平衡。”覃青说。